加氢石油树脂在橡胶履带中的低温曲挠性改进
橡胶履带作为工程机械(如挖掘机、推土机)、特种车辆(如雪地车、军用装甲车)的核心行走部件,需在复杂工况(高低温、泥泞、碎石路面)下长期承受“承载-曲挠-摩擦”循环作用,其低温性能(尤其低温曲挠性)直接决定设备在寒冷地区(如零下20℃至零下40℃)的启动可靠性与使用寿命。低温环境下,橡胶基材易因分子链运动能力下降而变硬、脆化,导致履带在曲挠过程中出现裂纹、断裂,或因曲挠阻力过大增加能耗。加氢石油树脂作为一种新型橡胶增塑-补强改性剂,凭借“低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、与橡胶基材高相容性、耐低温老化”的特性,可通过调控橡胶分子链动态行为与交联网络结构,显著提升橡胶履带的低温曲挠性,解决寒冷地区履带易失效的痛点。
一、橡胶履带低温曲挠性失效的核心机制
要理解加氢石油树脂的改进作用,需先明确橡胶履带在低温下曲挠性能下降的根本原因,其本质是低温环境对橡胶分子链运动与交联网络的双重抑制,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层面:
(一)橡胶分子链低温冻硬,曲挠阻力剧增
橡胶的高弹性源于分子链(如天然橡胶的顺式-1,4-聚异戊二烯、丁腈橡胶的丁二烯 - 丙烯腈共聚物)的“柔性链段运动”—— 常温下,分子链段可通过旋转、滑移适应曲挠形变;而低温下,分子热运动能量降低,链段旋转受阻,橡胶从“高弹态”向“玻璃态”转变(转变温度即玻璃化转变温度Tg)。当环境温度低于橡胶Tg时,分子链几乎丧失运动能力,橡胶硬度、弹性模量显著升高(如丁苯橡胶在-20℃时硬度较25℃提升3-4倍),履带在曲挠过程中需克服极大的内部阻力,易出现“曲挠滞后”(形变无法随外力及时恢复),甚至因应力集中导致履带本体开裂。
(二)交联网络低温刚性增强,形变适应性下降
橡胶履带的力学性能依赖于“分子链交联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”(由硫化剂如硫磺、过氧化物引发交联反应生成),常温下交联点可随分子链段运动发生微位移,为曲挠形变提供缓冲;低温下,交联点(如C-C交联键、S-S交联键)的刚性增强,无法随链段运动调整位置,导致交联网络从“柔性弹性网络”变为“刚性脆性网络”。当履带承受曲挠应力时,刚性交联网络无法分散应力,易在薄弱部位(如履带花纹根部、履带节距连接处)形成应力集中,引发微裂纹,长期循环后裂纹扩展为宏观断裂。
(三)传统增塑剂低温析出或失效,加剧性能劣化
为改善橡胶低温性能,传统橡胶履带配方中常添加石油系增塑剂(如芳烃油、环烷油)或酯类增塑剂(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),其作用是通过 “插入橡胶分子链间,削弱分子间作用力”提升链段运动能力。但低温环境下,这类增塑剂存在明显缺陷:一是芳烃油、环烷油的低温黏度急剧升高(-30℃时黏度较25℃提升10-20倍),反而阻碍分子链运动;二是酯类增塑剂易因低温结晶析出,失去增塑效果,同时析出的固体颗粒会在橡胶内部形成“应力点”,加速曲挠裂纹的产生。
二、改进低温曲挠性的核心机制
加氢石油树脂是由石油裂解副产物(如C5/C9馏分)经聚合、加氢精制而成的低分子量(数均分子量通常为1000-5000)热塑性树脂,其分子结构以饱和环烷烃、链烷烃为主(双键通过加氢消除),兼具“增塑作用”与“弱补强作用”,可从分子链运动、交联网络、界面结合三个维度优化橡胶履带的低温曲挠性。
(一)降低橡胶基材Tg,激活低温分子链运动
加氢石油树脂的关键优势在于极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(Tg通常为-40℃至-60℃) ,且分子链中不含不饱和双键(加氢后双键转化率>99%),与橡胶基材(如丁苯橡胶、顺丁橡胶、丁腈橡胶)的相容性优异(溶解度参数与橡胶接近,通常为8.5-9.5 (cal/cm³)¹/²)。当加氢石油树脂作为改性剂加入橡胶配方时(添加量通常为5-15份,以100份橡胶为基准),其分子可均匀分散于橡胶分子链间,通过两种方式降低橡胶Tg:
削弱分子间作用力:加氢石油树脂分子链上的烷基、环烷基基团可插入橡胶分子链间,打破橡胶分子间的氢键、范德华力,减少链段旋转的阻力;
自身柔性链段带动运动:低温下,加氢石油树脂自身的柔性链段(如长链烷基)仍能保持运动能力,可通过 “链段摩擦” 带动橡胶分子链运动,使橡胶在更低温度下仍能维持高弹态。
例如,在丁苯橡胶(纯胶Tg约-50℃,但硫化后Tg升至-30℃)配方中添加10份加氢C5石油树脂后,硫化橡胶的Tg降至-45℃以下,-30℃时的弹性模量较未添加组降低 40%-50%,分子链运动能力显著提升,曲挠阻力大幅下降 —— 低温曲挠实验(-30℃,10万次往复曲挠)显示,橡胶的永久形变从25%降至10%以下,无明显裂纹产生。
(二)调控交联网络结构,提升低温形变适应性
加氢石油树脂不仅是增塑剂,还能通过“参与交联反应”或“修饰交联点”调控橡胶的交联网络结构,避免低温下交联网络过度刚性化:
优化交联密度与交联点分布:加氢石油树脂分子链末端含少量羟基、羧基等活性基团(聚合过程残留),可与橡胶硫化体系(如硫磺-促进剂体系)中的促进剂(如次磺酰胺类)发生弱相互作用,抑制局部过度交联,使交联密度更均匀(交联点间距从5-8nm调整为8-12nm)。均匀的交联网络可在低温曲挠时更均匀地分散应力,避免应力集中;
柔化交联点周围链段:加氢石油树脂分子可吸附在交联点(如S-S交联键)周围,形成“柔性包裹层”,降低交联点的刚性。低温下,这包裹层可允许交联点发生微位移,为橡胶分子链的曲挠形变提供缓冲,避免交联网络因刚性过强而脆裂。
在顺丁橡胶履带配方中,添加8份加氢C9石油树脂后,硫化橡胶的交联密度从3.5×10²⁰个/cm³ 降至2.8×10²⁰个/cm³,且交联点分布均匀性提升30%。-25℃曲挠实验显示,履带花纹根部的应力集中系数从1.8降至1.2,15万次曲挠后仍无裂纹,而未添加组在8万次曲挠后即出现明显裂纹。
(三)增强橡胶-填料界面结合,抑制低温界面失效
橡胶履带配方中通常添加补强填料(如炭黑、白炭黑,添加量20-50份)以提升耐磨性与强度,但低温下橡胶与填料的界面结合易因分子链运动受阻而弱化 —— 填料表面的羟基、羧基与橡胶分子链的相互作用减弱,导致界面出现微空隙,曲挠时微空隙扩展为裂纹,加剧性能劣化。
加氢石油树脂可通过 “界面桥接作用” 增强橡胶与填料的结合:其分子链上的极性基团(如羟基)可与填料表面的极性基团形成氢键,同时非极性链段与橡胶分子链相容,形成“橡胶-树脂-填料”的稳定界面,这界面结构在低温下仍能保持结合强度,避免界面微空隙产生,例如,在含炭黑的丁腈橡胶配方中添加12份加氢石油树脂后,-35℃时橡胶与炭黑的界面结合强度较未添加组提升55%,低温曲挠过程中界面无剥离现象,履带的耐磨性能与曲挠寿命同步提升(曲挠寿命从10万次延长至 20 万次)。
本文来源:河南向荣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http://www.upresinchem.com/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