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环戊二烯含量对C5石油树脂热稳定性的影响


C5石油树脂是由石油裂解产生的 C5 馏分(主要含异戊二烯、间戊二烯、环戊二烯等烯烃)经聚合反应生成的低分子量聚合物,广泛应用于胶粘剂、涂料、橡胶等领域,其热稳定性是决定产品使用范围和寿命的关键性能之一。双环戊二烯(DCPD)作为C5馏分中的重要组分,其含量对C5石油树脂的热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,具体作用机制如下:

一、双环戊二烯的结构特性与聚合行为

双环戊二烯是由两个环戊二烯分子经Diels-Alder反应形成的桥环化合物,分子中含有两个不饱和双键和刚性双环结构。在C5石油树脂聚合过程中,DCPD可通过双键参与共聚反应,其刚性环结构会嵌入树脂的分子链中,改变分子链的规整性和空间构型:

低含量DCPD时,其主要作为共聚单体与其他烯烃(如间戊二烯)结合,分子链以线性结构为主,柔韧性较好;

高含量DCPD时,多个双环结构通过共聚形成密集的环状分子链,使树脂分子呈现更高的刚性和空间位阻。

二、对热分解温度的影响

热稳定性的核心指标之一是热分解温度(Td,通常以质量损失5%时的温度计)。双环戊二烯含量对Td的影响呈现“先升后降”的趋势:

DCPD含量较低(通常≤30%)时,其刚性双环结构可增强分子链的键能,减少分子链在高温下的断裂概率,例如,DCPD含量从 10%增至30%时,树脂的Td可从320℃提升至360℃,这是因为环状结构对分子链的“支撑作用”抑制了热运动导致的链断裂;

DCPD含量过高(>30%)时,密集的双环结构会导致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力(如范德华力)减弱,且高刚性分子链的规整性下降,易形成局部应力集中。此时,高温下分子链更易从应力集中处断裂,Td反而下降,例如,DCPD含量达50%时,Td可能降至330℃以下。

三、对热失重速率的影响

热失重速率反映树脂在高温下的分解速度。低DCPD含量时,树脂分子链以线性结构为主,热分解时分子链可逐步断裂为小分子片段,失重速率较平缓;随着DCPD含量增加(20%-30%),刚性环结构延缓了分子链的整体分解,使失重速率进一步降低(如在350-400℃区间,失重速率可降低20%-30%)。

但当DCPD含量过高(>40%)时,分子链的不规整性加剧,高温下易发生协同分解(即多个相邻链段同时断裂),导致失重速率骤增,例如,某研究显示,DCPD含量50%的树脂在400℃时的失重速率是30%含量树脂的1.5 倍。

四、对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

在有氧环境中,C5石油树脂的热稳定性还与抗氧能力相关。双环戊二烯的环状结构中,双键的电子云密度较高,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(形成过氧化物,进而引发链断裂):

DCPD 含量时,双键数量较少,氧化反应速率较慢,树脂的热氧化稳定性较好;

DCPD 含量时,分子链中不饱和双键密度增加,高温下更易被氧化,导致树脂变色、交联或降解(如出现脆性增加、分子量下降等现象)。例如,在 150℃有氧环境下老化 100 小时后,DCPD 含量 40% 的树脂分子量损失率达 15%,而 20% 含量的树脂仅损失 5%

五、实际应用中的平衡调控

工业生产中需根据应用场景调控 DCPD 含量:

对热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(如耐高温胶粘剂),DCPD 含量通常控制在 20%-30%,以兼顾刚性支撑与抗热分解能力;

对柔韧性要求更高的场景(如橡胶增塑剂),DCPD 含量可降至 10%-20%,避免高刚性导致的脆性问题;

若树脂需在高温有氧环境中使用(如涂料),则需配合抗氧剂(如受阻酚类),以抵消高 DCPD 含量带来的氧化风险。

双环戊二烯通过改变C5石油树脂的分子链结构(刚性、双键密度、规整性),从热分解温度、失重速率及热氧化反应等多方面影响其热稳定性,且这种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,而是存在一个优含量区间(通常 20%-30%)。实际生产中需结合具体性能需求,通过精准调控 DCPD 含量实现树脂热稳定性与其他性能(如柔韧性、相容性)的平衡。

本文来源:河南向荣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http://www.upresinchem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