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型加工工艺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对共聚树脂的耐热性?


在成型加工工艺中,温度、压力、加工时间、剪切速率以及冷却速度等因素都会对共聚树脂的耐热性产生影响,具体如下:

一、加工温度

若加工温度过高,可能会使共聚树脂分子链的热运动加剧,导致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减弱,进而破坏树脂的聚集态结构,例如,在过高温度下,结晶区域可能会部分熔融,无定形区域分子链的缠结程度也会发生变化,这会使树脂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热变形,降低其耐热性。

温度过低则会使树脂塑化不良,分子链未能充分舒展和均匀混合,导致制品内部存在应力集中点,在受热时这些部位容易引发裂纹和破坏,同样会影响耐热性。

二、成型压力

适当的压力有助于共聚树脂在模具中充分填充和密实,使分子链排列更加规整,有利于提高制品的结晶度,从而增强耐热性。比如在注塑成型中,合适的保压压力可以让树脂在冷却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密度,减少内部缺陷。

但压力过大可能会使树脂分子链受到过度挤压,产生取向现象。取向的分子链在受热时容易发生解取向,导致制品尺寸稳定性下降,耐热性也会受到影响,而且过高的压力还可能对模具造成损伤,影响制品的质量和性能。

三、加工时间

加工时间过长,共聚树脂在高温下长时间停留,会加剧分子链的热降解和氧化反应。分子链的断裂和交联结构的改变会使树脂的性能发生变化,耐热性降低。例如,在挤出成型中,如果物料在挤出机内停留时间过长,会导致树脂发黄、变脆,耐热性能明显下降。

加工时间过短,树脂可能没有充分塑化和混合均匀,制品内部会存在未熔融的颗粒或不均匀的相结构,这会导致制品在受热时出现局部性能差异,影响整体的耐热性。

四、剪切速率

较高的剪切速率会使共聚树脂分子链取向程度增加,在成型过程中,这种取向结构会影响制品的结晶行为和聚集态结构。如果取向程度过高且不均匀,制品在受热时容易因取向结构的松弛而产生变形,降低耐热性。

但适当的剪切速率可以使树脂混合更加均匀,促进添加剂与树脂的充分结合,有利于提高制品的综合性能,在一定程度上对耐热性有积极影响,例如在混炼过程中,合适的剪切速率能使抗氧剂等添加剂均匀分散在树脂中,提高树脂的热稳定性。

五、冷却速度

快速冷却会使共聚树脂制品形成较小的晶粒结构,结晶度相对较低,分子链的松弛时间较短,内部应力较大,其结构在受热时容易发生分子链的运动和重排,导致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变差,耐热性降低。

缓慢冷却则有利于形成较大的晶粒和较高的结晶度,分子链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规整排列,能提高制品的耐热性。不过,冷却速度过慢会影响生产效率,增加生产成本。

本文来源:河南向荣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http://www.upresinchem.com/